媒体传播
广告行业发展到现如今,普通受众接受度最高的依然是带有情节的故事类广告,或是催人泪下或是引人发笑,这似乎也印证了罗伯特·麦基在《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一书中曾提到:“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餮足的。”
品牌从不缺少对好故事的认知,一个成功的故事,能让人们从中观照到自己;一个动人的故事,在于对社会拥有足够的洞察力。然而在越发熙攘嘈杂的传播环境中想让目标群体看到自己,要懂得如何利用故事传达出人们应该如何以及为何要去做品牌想让他们做的事,更重要的是提高它的声量,顺势转化为产品销量。
对于Timberland来说,更是如此。Timberland用踢不烂的标签成功唤起人们关注之后,通过TVC重新解读,以丰富“踢不烂”的精神内涵并赋予全新的情感意义。
#踢不烂#的主题传播进入第二阶段,《踢不烂,用一辈子去完成》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传播任务便是延续#踢不烂,用一辈子去完成#的内涵,针对细化后的受众群,不断变幻讲故事的技巧并扩大触及范围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驻足。在这其中,ACTIVATION NODEPLUS就是为Timberland找到故事点并提高其能见度的打光师。
对于Timberland年轻受众而言,季节只是影响自己时髦style的原因之一,场景才是决定性因素。更不用说在夏日初开的时候,年轻人对晒出大长腿的躁动碰撞他们自己的狂欢日——草莓音乐节。Timberland敏感嗅出其中机遇,强势入驻,用经典大黄靴和春夏新品系列打造了一个时髦出走的草莓音乐节。
未完成的Timberland:用故事营销引发的踢不烂效应
ACTIVATION NODEPLUS对年轻群体的营销驾轻就熟,率先锁定一批时尚博主,放出他们的高质量Timberland Style照片作为传播Seeding,将大黄靴植入各类都市场景,打出踢不烂是夏日大长腿必备的第一波声量。
未完成的Timberland:用故事营销引发的踢不烂效应
针对草莓音乐节的线下展位,还制作了杂志拍照相框,安排DJ、舞者和模特等点燃现场气氛,打造社交热点吸引人们关注和分享,同时邀请时尚红人身着大黄靴前往展位参与互动并在多平台进行直播,增加曝光量,并通过增加红包数量等方式刺激销量转化。此时,Timberland x 草莓音乐节的话题热度在多平台同时引爆,讨论度和曝光不断攀升。

未完成的Timberland:用故事营销引发的踢不烂效应
未完成的Timberland:用故事营销引发的踢不烂效应
为了配合整个传播节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kol合作,扩大TA触及范围,并通过多元化互动方式,如UGC评论和收集、扫描二维码链接到官方,进一步促进销量转化。

从线下到线上,利用社交buzz,成功打造上海、北京、成都三地年轻人初夏去哪玩——穿什么——跟谁去一套完整的出游攻略,让timberland和草莓音乐节同时成为初夏时年轻人社交网站上出现频率和讨论最多的词。
在热情洋溢的夏天,除了被人们热捧的大黄靴,Timberland的船鞋也注定要拥有姓名。如何让人们了解这种经典鞋款自身独特的时髦风格,对它的搭配和优势有所了解并有购买意愿,是这次传播战役面临的困境。